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家庭教育的盲区、误区和灾区(2)

来源:当代家庭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22 17:3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我们认为在备考与应考期间,最好的做法是一切处常,即平常吃什么,考期吃什么;平常的起居时间,习惯也不可改变。但要注意防止感冒。家长可在应考

我们认为在备考与应考期间,最好的做法是一切处常,即平常吃什么,考期吃什么;平常的起居时间,习惯也不可改变。但要注意防止感冒。家长可在应考前夕建议子女浏览当科更正笔记,并督促子女做一两道当科试题以资热身,使兴奋点顺利平移。还可以陪孩子散散步,说说闲话,讲讲趣闻,以松弛神经。

误区一:无视子女的世界观教育

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期主要是在父母身边这段时间(高中毕业以前),因此父母亲的影响不可低估。对子女世界观的教育,特别是细化到道德观,人生观,金钱观,两性观等等方面的教育时,当代的中国家长们往往先是莞尔,既而吐出一口浓痰:老土!非也!仅举一端,即知大概。有正确的人生观才会有明媚的心境,人的精神风貌才得以灿烂地外显!灰色的人生观是阴郁的,沉闷的和萎靡的,也是可怕的。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可经常利用闲暇时光,多陪陪孩子,多接近孩子,听听他们的心曲,分享他们的快乐,及时排解他们心中的郁结。看准时机把自己对人生的美好体验,对生命的真诚感悟轻轻诉出,不着痕迹。家长切切牢记,对子女的世界观教育宜平行渗透,忌垂直灌输。

误区二:漠视子女的心理变化

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。特别是处在转型期的子女,其心理变化十分微妙,因而特别敏感,极易受到伤害。所以,正因其将定型而未定型之际,孩子倍需父母的爱心呵护,尤需心灵鸡汤的营养与滋润,而漠视这一切将会直接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,甚至心理疾患。

对此我们建议:1 、家长应在孩子进入关键期时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,言行举止,以及他们的情绪情感状态,特别是在转型期或大考期,尤其要“严防死守”。发现异常,应及时与之沟通,使之安全渡过“汛期”,以防“险情”发生,不然就有“决堤溃口”的危险,或者导致应考子女成绩“落差”过大,追悔莫及。2 、导致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,生理、生活、友情、学习、考试等都是刺激源,积极及时地了解子女这几方面的情况,做到心中有数,遇事不慌,提早预防,不能等到出了事才如梦初觉。3 、家长之间,家长与老师之间,家长与子女的同学朋友之间应建立一个关系网络,以方便信息传递,及时发现问题,并善加处置。

误区三:轻视子女的自尊

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小,可以说得骂得,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打骂后哄哄就会没事,全不考虑孩子的人格与自尊心。其实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,想弥补就难了,而且孩子往往会向两个极端发展:有的发展到极度自尊,表现为一言不合,便哭闹不已或大生闷气,结果变得性情怪异,难以与人相处;而有的则完全丧失自尊,表现为脸皮厚若城墙,父母之言充耳不闻,结果是油嘴滑舌,“坦白痞子”一个。

对此,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!1 、学会尊重子女。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彼此尊重,互相信赖。尤其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权,包括对低考分的保密等等。2 、以正面教育为主,以赞扬鼓励为主,尤忌当着外人的面训斥,打骂,贬损,挖苦孩子,这只会结出恶果。3 、做孩子的朋友吧,平等友好,推心置腹,这种亲情加友情的天伦之乐胜过世间的一切光荣,因为它能带来双倍的好心情。

误区四:忽视与子女带班老师的接触

我国的家长往往对子女的带班老师既敬且畏,欲爱还憎,心情殊为复杂。有的家长十分疏懒,在子女求学的几年之中访问老师不过一两次,有的压根头脸不见。有的则因怕与老师见面不快,便放弃了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。其实老师又何尝不是人生父母养,上吃五谷杂粮,下通人情物理。多多接触,也都是些可爱的人。俗话说“知子莫若父,知徒莫若师”。经常与老师沟通,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做好外围教育工作,对家长而言既是权利,更是责任。这对于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,思想动态,防止学生成绩滑坡,思想走岔,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
我们奉劝家长每学期应至少两次到老师办公室了解子女情况,并勤打电话咨询,尤其是在大考前后和转型期间,更应保持联络渠道畅通。不过,不宜在子女面前提及访问过老师,以免引起子女误解。

文章来源:《当代家庭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jtjy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2/380.html



上一篇:当代实力派书法家,丞旸文化首席书法老师——
下一篇:周瑟瑟:如果让小诗人参加高考写诗一定如鱼得

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|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|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|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当代家庭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