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娇惯的心灵与当代教育问题:如何培养“反脆弱(2)

来源:当代家庭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8-04 17:3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所以,真正研究教育的人,应该好好地看一看每一个家庭,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,因为国家资源的退出而为市场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价。教育一方面使得国

所以,真正研究教育的人,应该好好地看一看每一个家庭,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,因为国家资源的退出而为市场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价。教育一方面使得国家不再负责国家的职能和义务,另一方面又在用庞大的资本市场攫取了所有家长重要的经济资源。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双轨制,而且越是这样,越让孩子提早进入到一个残酷的竞争世界里,孩子从小就越明白,我拿高分是用资源换来的。

如果我们成了只会写论文的动物,不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交流时间,那么学生们的内心里究竟还会留下什么?我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的是那些不太考虑自己,而一心为了孩子,一心为了一个科学目标或者一心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人,从而最终在孩子身上注入一种力量,可以感召他们、影响他们,而不是在二十年后,留给他们的是虚无感、厌恶感、无聊感。

今天的孩子很容易读懂萨特,加缪或卡夫卡,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表面化的世界里,可他们很难读懂像莎士比亚、歌德和托尔斯泰这些人的作品了,因为教育及其环境,无法为他们展现一种博大的世界和胸怀。

卢梭说得好,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,所以人类才有救。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,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,扼杀我们的未来。所以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,让他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、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。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。一个人真正的成功,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,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,扩展出连续的生命,而不是每一次的竞争中,“赢”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,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。

(原文为作者在第二届“大学-中学”圆桌论坛上的讲话)

8月4日19:30,新京报·文化云客厅联合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邀请朱永新(苏州大学教授、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)、甘阳(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)、渠敬东(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)、芦咏莉(心理学博士)、吴琪(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副主编)共谈: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到学校的培养方式,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,从社会的发展到科技的革命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如何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聪明、更强壮并且反脆弱的孩子?

| 嘉宾简介?|

朱永新

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

甘阳

清华大学新雅学院院长

渠敬东

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

卢永莉

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,儿童心理学专家

吴琪

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副主编

| 你将听到 |

1、自杀率增加,成熟期退后,抗压性减弱......为何当今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?

2、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生活的全面侵占会导致什么问题?

3、哪些社会力量和历史进程的合流,制造了当下的“教育危机”?

4、父母、学校需如何教导,才能培养出更聪明、更强壮并且反脆弱的孩子?

| 参与方式 |

文章来源:《当代家庭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jtjy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0804/415.html



上一篇:愿你乘风破浪 旗开得胜丨当代教育人的高考回忆
下一篇:6岁前是孩子品格养成的关键期,坚持2个原则,

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|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|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|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当代家庭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