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家庭教育中,母亲至关重要,孟子之母是妈妈们

来源:当代家庭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4-27 06:4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家庭教育中,母亲的作用非常巨大 大家都知道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在父母当中,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觑。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,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

家庭教育中,母亲的作用非常巨大

大家都知道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在父母当中,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觑。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,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上可相夫,下可教子,近可宜家,远可善种,妇道既昌,千室良善,岂不然哉,岂不然哉!故天下之大本二:曰正人心,广人才。而二者之本,必自蒙养始。蒙养之本,必自母教始,母教之本,必自妇学始。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。 ——梁启超

这是梁启超在《倡设女子学堂启》中开篇写的一段文字,足见梁启超也深知在一个家庭当中,母亲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。

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一生都要经历家庭、学校和社会三个阶段的教育。这三个阶段中,家庭教育是贯穿始终的,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阶段,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如何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?这个问题是摆在为人父母者面前的必答题,当然这道题目也令很多为人父母者感到困惑。

根据有关学者的大数据表明,对一个家庭而言,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,在中学阶段以前,母亲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父亲。而这段时期,正是孩子形成“三观”的关键期,也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。因此,做母亲的,不要整天沉浸在手机上,把精力耗费在抖音、快手上,只顾自己玩得快乐,而放在教育孩子上面的精力和时间实在少之又少。

昨天由于公干去了一趟邹城,这是一座千年之城,更是“亚圣”孟子的故里。忙完公务以后,到了孟府孟庙,深切感受到了深厚的儒风儒韵,其中孟母的育子故事更是让人深思……

孟母育儿故事,家庭教育的榜样

邹城之行,孟府孟庙是必去的地方。

在孟庙里面有一处景观,就是孟母三迁、孟母断机处的石碑,石碑有五块,引发我思考的还是这两块。

这两块石碑的背后,寄托着一位母亲对儿子成长成才的厚望。两千多年前的育儿故事,放在今天,仍然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。

●孟母三迁

出生于邹国的孟轲,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,但是出身名门的孟子命运多舛,三岁丧父,由其母亲教养成人。

据史料记载,孟子到了15岁左右才开始读书学习,按照现在孩子学习的年龄标准,应该是读初中二年级了。

孟子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视,深知“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”的道理,先后三次搬家,就是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。

孟子最早的家,距离村子的坟地很近。坟地是埋葬死人的地方,无论是死了人,还是上坟扫墓,丧家按照风俗和礼仪,要行跪拜之礼和烧香烧纸的,并且多是哭哭啼啼的,因为失去亲人后是肝肠寸断、万分悲恸的。

年幼的孟子正处于学知识的年龄,对世间万物都很好奇,看到祭祀的场景,他就和邻居的孩子们进行模仿,神情戚戚,惟妙惟肖。

孟子的表演才能并没有让其母亲高兴,反而让她感到担忧,她认为这里的环境不利于孟子健康成长,于是她就下定决心,把家搬到了邹国都城西郊的庙户营村。

本以为搬迁之后,就能为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,令孟母没想到的是,新家处于闹市之中,繁华热闹,人来人往。有一次,幼小的孟子竟然在家里效仿那些卖猪肉的屠户的叫卖声。孟母听在耳里,急在心里,她开始担心市井街头当中一些不良习气,会对孟子的成长不利,决定再次搬家!

这一次搬家,孟母总结了经验教训,经过一番实地调研,她决定把家搬迁到学校附近,因为学校是学习知识和礼仪的地方,周围的人都是有文化、讲礼数的,在这样的环境中,孟子可以从中受到良好修养的熏陶。于是,孟母就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了。

●断机喻学

搬到新家以后,处于少年时代的孟子对新环境的熟悉能力还是蛮高的,很快他对自己的同伴们就打成一片了,在一起读书、学习、玩耍。这样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。

有一天,孟子竟然从学校里翘课逃学了。孟母知道后,心里很生气,但是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孟子,对他既没有体罚,也没有变相体罚。

采取的什么措施呢?

孟母把孟子叫到织布机前,拿起一把刀,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割断了。孟子看了,惊问道:为何如此?

文章来源:《当代家庭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jtjy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427/1125.html



上一篇:家庭教育是门学问,父母最易伤害孩子的十二个
下一篇:用温暖现实主义讲述家庭教育——《陪你一起长

当代家庭教育投稿 | 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| 当代家庭教育论文发表 | 当代家庭教育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当代家庭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